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


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的由來


「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的由來,歷史相當悠久,相傳在清朝道光初年,「大屯區」部分地區稻作,發生烏龜病蟲害,蔓延情形十分嚴重,當地農民深以為苦,遂前往樂成宮恭迎「旱溪媽」前往邊境,於農曆三月初一自鳥日下哩仔開始出巡,忽然烏雲密佈,天降滂沱大雨,烏龜蟲立即被掃滅殆盡,接著一庄又一庄均神到蟲除,農民重獲生機,咸認係媽祖威靈顯赫所致。由於十八庄民對旱溪媽感恩加上邊境的特殊宗教儀式,也因此台中地區一帶,有一句流傳俗諺:「旱溪媽祖蔭外庄」,寓意著不論是本庄或是外庄信徒,只要虔誠篤信旱溪媽祖,都能得到「旱溪媽」一視同仁的庇祐。

另有一則俗諺:「旱溪媽祖大旗腳」(台語)。這句話是說,因為媽祖出巡時都有「大旗」的陣頭,遠遠望去媽祖正好在大旗之下,所以有了這句話的說法。根據樂成宮董事陳文雨先生指出,當時邊境地區,都有大旗的團體謂之「彩旗鼓」,乃由六人所組成的鑼鼓陣,最前一人舉大旗,另揹鼓一人,打鼓一人,打鑼一人,打鈸二人。邊境隊伍有「大旗」百餘面,且陣頭有獅陣、騎布馬、公揹婆、採茶歌、牛犁仔陣….等參加,隊伍之龐大可想而知。


台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

媽祖是台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無論大庄或小庄、山村或漁村、鄉鎮或市街、港口或內山,都可看到媽祖廟。有些媽祖廟甚且是跨鄉鎮或區域性的信仰中心。有些地方即使沒有媽祖廟,也會有祭祀媽祖的活動。有關媽祖的祭祀活動除了「媽祖生」為媽祖慶賀誕辰之外,進香與迎媽祖的活動是最普遍的。我們不妨從媽祖的相關活動來看媽祖信仰的社會、文化與歷史意義。

主神與客神一起參與巡境

神明都會有聖誕,媽祖生日為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所有的祭祀活動都環繞在其生日前後舉行。一般會選在生日之前舉行進香的活動,以便在聖誕之前媽祖可以回到本地,接受本地信徒為她慶賀生日。生日當天和一般「神明生」一樣會有巡境的活動,在媽祖自己的轄境內巡繞,以保佑境內平安。有時自己的媽祖還不夠,還要到外地請別的媽祖來當「客神」,因此巡境之前往往舉行請媽祖或迎媽祖的活動,以便主神和客神一起參與巡境。特別原本沒有祭祀媽祖的村莊,也常在「媽祖生」時從外地請一尊媽祖來迎鬧熱並繞境。

「迎媽祖」的巡境活動


所謂的「迎媽祖」,是到外地去迎一尊本地居民普遍信仰或有淵源的媽祖來參與巡境的活動。不管自己村裡或是共同舉行迎媽祖的區域是否已有一尊「在庄媽」或「在地媽」,都可能會往外地去迎媽祖。通常是往地域層級高一點的地方去迎媽祖。例如,台中縣霧峰、烏日與大里地區有一個「東保十八庄」迎媽祖的活動,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共有十八個村庄參與,這十八個村庄並沒有共有的廟,但卻有一尊共有的媽祖稱為「十八庄媽」。每年三月初一開始把附近的旱溪媽祖、南屯媽祖、台中媽祖、彰化媽祖通通請來,參與繞境,隊伍當中,「十八庄媽」在前領路,各庄依一定的順序,逐日在庄內迎神繞境並請客。

台中市無形文化資產

每年農曆三月初一開始,位於台中市東區的樂成宮都要舉行長達20天的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活動,媽祖聖駕將會走過台中市東區、大里市、太平市、霧峰鄉、烏日鄉。據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林正珍考證,這個活動最晚在道光三年(1823)就已開始,至今已達187年。由於「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活動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因此在2008812被登錄為台中市無形文化資產。



: 立中興大學文學院電子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